成為清大以前:穿梭在墓地與田園的人

 

圖一、清大校內仍有不少過去公墓留下的墓塚

前言


你聽說過台積館的黑羊伯伯嗎?手持枴杖領著數十隻黑羊在草地上放牧、又或者你曾走入人社院大廳時,感受到一陣陰涼,更被提醒晚上千萬不要逛入那迷宮般的建築形狀,因為人社院的建築是模仿青龍盤據在山旁,為的是要鎮壓地底下的亡魂⋯⋯。


清大校園夜晚的故事如此多,大多是連結清大校地過去是墓地的認知。如今大家則是對「打造未來的清華」的布標習以為常。悄悄地,成功湖整治完成,已經進行三年多年工程的教育大樓也大致完工,預計在明年可以正式啟用。全新的圍牆已悄然敲進土壤中,清大校園的東界已完成。


興建之前、公墓之外,原先生活在這塊土地的居民,生活發生了什麼改變?我們將跟著幾位過去生活於「清大校內」的老居民,一起回到回憶「清大來了之前」與公墓共存的村落生活。


圖二、從109年9月開始動工的教育大樓外部結構大致完成

圖三、教育大樓與其東側的新圍牆

▎清大來了!不只是公墓

以前那是我爸爸那一輩的水田。我們以前是向政府租地種植,所以清大來了之後,地就被收回去了。現年79歲的鄭正義先生,在49歲之前都住在現今奕園旁的平房,生活於現在的清大的校園範圍內。如今的原子爐是鄭伯伯家從前的水田,荷塘以前是灌溉用水的水池,裡面有很多菱角,鄭伯伯跟我們分享,以前他們都會踩在水比較淺的地方採菱角。

圖四、此為民國六十五年空拍照片,已經可以清楚看見寶山路的位置 (碧雲寺 性明師傅 提供,清檸再製)

在鄭伯伯與其他住戶的記憶中,從日治到民國八十年代,清交大徵收第一公墓用地之前,寶山路到交大籃球場有一個包含七個鄰里的聚落,這一聚落有閩籍也有客籍。閩籍的住戶在清代時就住在現在的光明新村、成功湖附近,但在日殖民的時期,因海軍第六燃料廠有建宿舍的需求,光復路旁的居民被要求搬遷到山坡上,有人是和地主買下土地重建家園,鄭伯伯一家則是開始了跟政府承租土地營生的日子。

另一階段的聚落擴張發生在台灣光復,配合政府的土地政策,閩籍、客籍的家庭來到此地置產、種田。幾乎同一時間,北邊也來了清大。國共內戰劃下句點,國民政府帶著清華大學的師資與教育願景來到此地,為了興建校區,開始第一次的徵收,當時清大接收了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區的部分土地,也往南邊再擴大,向農民購買或是國家取消與農民的租約,徵收了灌溉水池、水稻田與部分公墓,更也搬遷了兩間原位於生科館對面的萬善寺。民國61年清大原子爐落成,為校園南側的標誌性建築。

圖五、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區劃到現在清大的位置 (陽明交大六燃博物館團隊 提供,清檸再製)

對鄭伯伯來說,第一次「清大來了」的記憶點,就是家中水稻田變成原子反應爐。回憶到這個故事,伯伯也說到當時候已十七歲的他所見、所感:「其實當時候被收走,是很開心的拉,就想說不用去種田了。但爸爸就要去外面做工了,從那時候開始很多人都會去外面打零工。」鄭伯伯在成年之前,過著兼農兼工的生活模式。服完兵役後,伯伯才正式與鄰居長者拜師,學習蓋房的水泥工作,同時跟著師父在聚落旁邊的公墓學蓋墳墓與風水。

因伯伯從小放牛走遍十八尖山、赤土崎,成年之後也在這一區域的公墓做工,只要是公墓區都很了解。因為要去購買材料,從公墓區周圍到水源路,他也經常活動於現在清大西院這一帶。鄭伯伯個人經歷過整個地區土地的變革,從小到老,看了許多。同時也因為個人務農、做工的生活經驗,對清大交大校區中的地形景觀非常熟識,因此總能對照出這塊土地使用的今昔之比。

我們以前放牛都到處跑,還可以帶牛到成功湖那邊。牛自己也會到處跑,天氣熱的時候,還會自己跑到日本殖民時期挖的防空洞裡面乘涼,我們都會去那個小山谷(現在的相思湖)找。現在清大裡面的防空洞應該都坍掉了。」伯伯與他的太太分享著小時候的農村生活。那個時期,新竹第一公墓尚未遷移,生活在墳墓圍繞的環境,他們一點都不避諱,經過墓地時,只會擔心自己家的水牛會不會把別人的墳踩壞。

這些過去的生活故事不夠古代到能被傳頌與記載,過去生命產業從業者所做的墳墓也不復存在後,還有誰能記得,從前這不只是荒地與墳墓,而是在地居民的工作地、菜園與家鄉?

▎土地上的這些人那些事:農夫、墳墓工人、學生、大樓工人

公墓、草地、工地,我們多會將這裡的過去連結到校園的山上、偏遠處等印象,自然地以為那一直都是人煙稀少處,身處在校園的我們,面對正在「開發」的山上,卻忘了我們腳下的土地,是接手了曾十分興盛的生命產業要地,以及其經營者的家鄉。

以前雞蛋面是最熱門的啊,靠著山丘面,視野寬闊,每次有位置(被遷葬)出來,都會一下子被用走。

圖六、雞蛋面現在是台積草皮 (圖片來源:清大粉專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hoto?fbid=777506874405580&set=pcb.777507364405531


寶山的雞蛋面是風水上很好的安葬地,但從來就不是發展最快的地區。新竹科學園區到來前,寶山路還沒有被拓寬,作為山上產業運送作物的牛車路,寬度僅可以供一台車子通過。當時的第一公墓周遭除了墓地還有幾家磚窯場與火葬場。據我們所知,以往在地居民不會以巷、弄來標示自己的家園,對外人都直說是住在「寶山路雞蛋面」。
圖七、台積館前馬路過去是新竹第一公墓的火葬場,有一對老夫妻在這邊生活與工作 (圖片來源:臺灣新竹地方檢察署 新聞稿 發稿日期:111 年 1 月 21 日

此處住戶從來都不多,他們多從事粗重的工作。「看,我的膝蓋開過刀啦。以前東西都要用擔子挑(去蓋墳墓的位置),很重。」鄭伯伯和我們分享。生活除了做工之外,住戶也都會經營自家的農舍、田畝。「我都種植蕃薯和茭白筍,啊以前蕃薯不好吃,是種來拿來餵豬的。

鄭伯伯的個人故事,就像當時候這一聚落所有人的縮影:生於公墓旁,從小務農,長大拜師父學做工,而這裡不少人從事的水泥工作。在民國六十到八十年第一公墓公告禁止安葬之前,正是公墓產業最興盛的時期,周邊居民多投入生命產業,家中的長輩、太太會協助照料四散各處的田畝、管理家屋旁的農舍。

小時候的放牧時光、成年後的水泥工作日常,直到退休、直到移居高翠路上的公寓,鄭伯伯仍不忘每天來到清交大邊界中的田園種菜。前這個公墓養活了很多人,一天整片都有四到五組在做。」平靜的生活、興盛的公墓產業在民國八十年迎來了第二次的「清大來了」。那是在清大在新竹建校的三十年後,這次的校園的擴張,讓原本興盛的公墓產業戛然而止,也終止許多居民的田園生活。

鄭伯伯回憶自家應該是在民國82年搬走,當時的徵收措施包括第一公墓全面停葬、搬遷居民與徵收田地。雖然聚落搬遷並未強制在短時間進行,但因為禁止安葬的規定一釋出,公墓工作量大減,只剩下協助業主撿骨,不再有蓋墳墓、整理要蓋墳墓的需求,生活與工作難以兼得,於是在向外尋找工作機會或是轉行的同時,也搬離了寶山路,有一群人往高翠路搬遷,有人搬到市區。

事隔三十多年的我們,也正在經歷許多建設的開發。當時的學生與我們一樣,多是聚集在山下生活,對南側網子邊界之後的公墓、聚落只有耳聞,沒有太多互動,學校的邊界處,也一直都有駐警隊的巡視。不過,當時的學生仍在在校園南擴動工時,了解到當地仍有客家文化與古墓,因此有更多的關懷。

在民國八十年代校內,學生針對的校園土地擴張,開啟了「學校為何還需要開發新的土地?」的對話。當時學生要求留下客籍住戶的三合院住宅的連署成功,所以至今我們校園中至今還存有一戶陳家三合院老宅,將在之後與文物館左右互相襯托。

圖八、過去在清大南邊界,駐警隊的值班室高台

跨越時空,經過十年的禁止安葬與遷葬後,土地回歸平靜,民國九十年開始,清大如火如荼開始了整地與工程。現今,每天也有好幾處工地在進行建設,許多人進出各處大樓預定地工作,而我們也生活在這樣的校園中。與我們共存的故事很多,雖然山上的土地不像過去被隔開,但學生的生活範圍不包括山上,大多數人還是不知道山上校區周邊會有工地小賣店、工地小蜜蜂貨車出現。

▎源自新竹市最大公墓的土木大學

從1950至今,校園人數擴增、校系與學院的陸續增設,所以校方在民國八十多年就已經開始進行了南側公墓的整理,規劃南一期、南二期與數個研教區。距離民國八十年代第一公墓開始禁葬三十年過去,目前南校區正在進行好幾處的新建,對於正在就學的學生而言,山上只是工地、較少人會使用到的館舍,整體來說是校園中人群最不密集的地方。

圖表比較一、110-112學年度,清大近三年校生、教職員的人數成長 (資料來源:https://www.nthu.edu.tw/about/chart/1,清檸 製圖)
圖表比較二、81-86學年度,規劃南校區土地徵收時校園人數也是年年增長 (圖片來源:民國八十六年 中華工學院製作 清大交通整體規劃暨新校區先期規劃 期末報告草案書)


公墓用地需要耗費長時間整理,因為過去不一定都有將前一人的墓完全遷移,墓疊著墓的狀況不少,禁止安葬十年、整地與蓋大樓也歷經十年之久。第一公墓從民國80年至民國90年都是禁止安葬,民國86年學校、政府投入墓籍調查與文史保存,民國90年全面土地整理,同時,學校也請廠商協助遷葬,自民國91年,寶山路段的台積大樓落成後,台積大草皮上不見滿山滿谷的墓碑,火葬場、磚窯廠也無影無蹤。山上的標註建築台積館在民國95年落成。

我們都有好好處理,也聯絡專家並成立團隊,研究與保存這些公墓的文物。」保管組組長陳宜靖小姐說到,學校作為接手新竹市政府土地使用權的人,也希望可以順利轉移公墓,因此南一期、南二期整理土地上,經費使用在協助無人認領的墳墓遷墓、蓋靈骨塔、購買零碎的私人土地、安排專業學者言研究埋藏地底的文物、新竹安葬習俗等。校方也在香山區大坪頂生命園區蓋了華嚴堂,每年清明節,行政處室的人員在也都會前往拜拜,向先前安葬於新竹第一公墓的靈表達謝意。

圖表三、清大大土地擴大時序 (圖片來源:營繕組、清檸整理時間軸)


民國110年,在前年賀陳前校長的卸任時,最後一塊公墓區域被清大徵收,進入南二期階段,開啟三十年校區開發計畫最後的加速階段。藝術大樓、美齋,位在南一期的文物館與美術館、教育大樓也跟進,對多數生活在山下的同學,民國111開工、112年整理完工的成功湖、君山音樂廳的斷垣殘壁成為新景象,那一年開啟了清華大工地的想像,新竹地區規模最大的第一公墓也走入歷史。

圖九、鄭伯伯雖然退休但仍會協助朋友的案件,此圖為伯伯到竹北第八公墓協助遷葬。竹北第八公墓於110年被公告禁止安葬


▎打造未來的清華之前

圖十一、工地鐵皮包圍目前文物館的施工工地

身在這一時期的同學,雖然大多知道校園中有許多建設正在進行,卻難以想像「未來清華」、難以回望過去的墓地。或許是因為同學認為「自己最終也用不到」,而接著產生「不會主動去關注」的心情。這種「身不逢時」的感受也因這一學期校園生活頻繁遇到停電、限定與停水而加重,最後不免會將「大興建設的現狀」拿來對比「校園生活水準低」的狀況,慨嘆學校不懂分配經費資源,最終我們也將難以產生自己對於校園的認同。

學生會一屆一屆地畢業,校方是長期的校園經營者。所有建設同一時期動工,加速達成「未來的清華」,讓更多未來的學生享受到完整的校園資源,但若取捨興建的先後順序,是不是便能在建設的同時,兼顧在學生的權益與觀感呢?

本次報導,清檸釋出問卷,調查學生對於山上的認知,共25位學生填答,表單也設計請填表人思考該如何使用校園土地。我們發現學生所提出的空間需求,確實與校方執行的宿舍新建、學餐增設有所吻合,21位提及學餐,但在表單結果也呈現,學校正在建設的藝術館、文物館、文學館、音樂廳,似乎沒能直接回應填表學生的需求,僅兩位提及類似藝文的場館(電影院、博物館)。除宿舍、學生餐廳外,第三多人提及希望新增的建設是讀書空間、散步的地方或許,這些藝文空間的規劃可以往「多元使用」發展,兼具靜態遊憩與學生自主使用,不侷限在單一的藝文活動使用。

探究清大過往的歷史,可以知道這裡並不只是一片墓仔埔,透過伯伯的分享,我們看見過去曾有一群人在這邊認真生活;生處在土木清華這一時期的學生,我們也可以從認識這塊土地的歷史開始,形成只屬於大工地時代的校園記憶。


記者/魏欣平

攝影/魏欣平、陳韜宇

編輯/鄭羽芳、賴俞安


特別感謝/鄭正義先生、葉蜜女士、碧雲寺 性明師父、黃添成先生、寶山路481巷老宅蘇叔叔、文物館文學館工地領班陳先生、寶山路481巷工地小賣部老闆、清華大學總務處營繕組組長吳寶雅、保管組組長陳宜靖、總務處技正馬簡任先生。


#清華大學#校園土地#清華大工地


參考資料/

國立清華大學數位校史館-簡史

骨灰(骸)存放服務簡介

國立清華大學委託辦理南二期校地(第一公墓)地上無主墳墓起掘勞務作業

新竹市地方寶藏資料庫|喪葬禮俗

校史大事記-新竹清華時期

臺灣新竹地方檢察署 新聞稿 發稿日期:111 年 1 月 21 日


留言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