與清大人一同燒腦的雕像——羅丹的「沉思者」
(清大的沉思者,潘羽鍚攝)
▎ 前言
2011年,一座奧古斯特・羅丹(Auguste Rodin)的「沉思者(Le Penseur)」複製銅像,在清華大學百年校慶中,由謝宏亮校友捐贈母校,如今坐落於旺宏館側門入口;2013年,另一座「沉思者」複製銅像,在蘇富比紐約拍賣會上「碰!」地一鎚,以1530萬歐元成交。
這座對清大人並不陌生的雕像,為何後世會賦予它如此高的價值呢?而羅丹究竟是怎麼從恆河沙數的雕塑家中脫穎而出,成為藝術史耳熟能詳的名字?
本篇文章將述說「沉思者」創作的來龍去脈、討論其為「裸體」的原因、並分析羅丹的藝術觀,使我們能更深入地觀賞這座雕像。
▎ 沉思者從何處來?是什麼?往何處去?
羅丹喜歡捏塑黏土,也喜歡讀書。他熱愛但丁的《神曲・地獄篇》,描述古羅馬詩人維吉爾帶領但丁穿越地獄時,見到種種幽森靈異的奇景。1880年,40歲的羅丹開始醞釀把這篇文字雕塑成一扇「地獄之門(La Porte de l'Enfer)」。他先畫了一百多幅草稿,而後以木料搭建門形,在門面上不斷加進又修去上百個象徵各種人性的雕像。
(圖一、羅丹「地獄之門」;1880~1917年;青銅;636.9x401.3x84.8cm;費城藝術博物館藏。圖片來源:費城藝術博物館)
由於「地獄之門」的結構十分繁縟,加上羅丹創作的執著,這個大門雕琢了20年依然沒有完成。不過,羅丹時常擷取「地獄之門」的部分人像,脫胎換骨為獨立的雕像,「沉思者」是其中之一,它原本位於門楣的中央。羅丹在模塑「沉思者」時,很有可能參照了米開郎基羅(Michelangelo Buonarroti)的壁畫「最後的審判(Il Giudizio Universale)」。
這幅畫的右下方,有一名被鬼卒拖下地獄的絕望受苦者,他的姿態近似「沉思者」。但「地獄之門」中的「沉思者」究竟是誰呢?後世學者議論紛紛,有人認為是《神曲》裡的詩人但丁,有人認為是《舊約聖經》中神創造的第一個世人亞當,也有人覺得就是羅丹自己。
(圖二、米開郎基羅「最後的審判」局部;1534~1541年;濕壁畫;1370x1220cm;西斯汀禮拜堂。羅丹極有可能從這裡取材,因為他熱愛米氏,創作也受米氏影響。圖片來源:維基百科)
羅丹非常喜愛「沉思者」,他在1917年11月17日去世,墳前便擺放了這座雕像。此處的「沉思者」是羅丹的化生,他靜靜俯望著自己的墓塚,思索著自己的一生。
「沉思者」在羅丹生前,由羅丹美術館翻製21座複製品;在羅丹生後,由羅丹基金會翻製25座複製品。這46座法國官方認證的「沉思者」中,台灣擁有3座,分別在清華大學、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和奇美博物館。
▎ 為什麼沉思者是裸體?
羅丹的雕塑作品大多是「裸體的」人像,「沉思者」也是一絲不掛。
羅丹時常讓裸體模特兒在工作室裡自由活動,他藉由凝視運動中的人體,一方面熟悉肌肉在不同姿勢下的樣貌,一方面察覺模特兒的心緒,例如人可能在壓力大時會肩膀僵硬、隱忍時會雙唇緊閉。羅丹認為:「一個人的形象和姿態必然顯露出他心中的感情,形體表達內在的精神。對於懂得這樣看法的人,裸體是具有豐富意義的。」(註一)
「沉思者」是靜態的裸體,從它弓著身子、支著下顎的姿態看出「沉思」的行為;它的眼神空洞,好像已不在意其健美的肉身,不在意身邊發生的事;它的肌肉異常緊繃,宛若把所有的精力凝聚在腦袋深處的一個大哉問;它的背部肌群堅實無比,彷彿能擔負苦思不得其解的折磨。
正因為「沉思者」是「裸體」,我們可以更透徹地解讀身體姿態傳遞的訊息。試想「沉思者」不是裸體,而是罩著一身袍子、遮蓋肌肉,這件作品的張力必然大大扣分。
▎ 羅丹的藝術觀
羅丹之所以在藝術史上舉足輕重,原因是他忠於捕捉人體的感情和思想,並以嫻熟的技巧模塑於黏土之中。他認為「在藝術中,有『性格』的作品,才算是美的。所謂『性格』,就是,不管是美的或醜的,某種自然景象的高度真實」(註二)。
我們不妨拿這個概念比照羅丹的兩座塑像:「老妓女(La Belle qui fut heaulmière)」和「維克多・雨果(Victor Hugo)」。
(圖四、羅丹「老妓女」;約1885年;青銅;50.2x27.9x20.3cm;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。圖片來源: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)
「老妓女」無力地跌坐下來、哀傷垂首,看著自己頹敗的身軀,像一朵枯萎乾癟的落花。老妓女失落的神情打動了羅丹,於是他如實地刻畫每一道滄桑的皺紋,一如詩人白居易為年老色衰的歌妓寫〈琵琶行〉、梵谷(Vincent van Gogh)為賣身度日的西嬿(Sien)畫的速寫。在羅丹眼裡,即便是世俗定義的「醜」,如果能揭露醜陋內在的性情,也會昇華成動人的力量。
(圖五、梵谷「悲傷(Sorrow)」;1882年11月;平版版畫;49.9x38.8cm;梵谷博物館藏。圖片來源:梵谷博物館)
在「維克多・雨果」中,我們看到的不是文豪的意氣風發,而是感受到一股沈鬱苦惱的狀態,不禁聯想到雨果的詩句:「有憤怒在沸騰的額頭。」這是羅丹將思想融入雕刻的傑作,他覺得好的胸像應該要顯示模特兒的個性,絕對不能做作。
羅丹曾言:「美是到處都有的。對於我們的眼睛,不是缺少美,而是缺少發現。美,就是性格和表現。」(註三)天地有大美而不言,藝術家以敏銳的眼光,把人的複雜心緒如實呈現,成就一件件引人共鳴的雕塑。
▎ 結語
「沉思者」從「地獄之門」誕生,被羅丹製成獨立作品。而後,「沉思者」前前後後翻製了46座複製品,也被各種藝術媒體引用刊載,成為眾所周知的雕塑經典。
羅丹說過:「毫無疑問,能夠欣賞好作品的人是不多的。在美術館裡,甚或在廣場上,只引起少數觀眾的注意。但是這些藝術品所包含的思想感情,總不免要滲入到廣大的群眾中去。」(註四)
每個人都有「沉思」的經驗,所以「沉思者」是容易理解的作品,只要留神觀察,就會體悟到這座雕塑的神韻。位於清大校本部圖書館門口的「沉思者」,不僅讓我們近距離欣賞一代雕塑巨擘的傑作,更象徵一種對求知的鍥而不捨。
參考資料:
註一:羅丹口述/葛賽爾筆記,《羅丹藝術論》,(台北:雄獅,1993年),頁125。
註二:同註一,頁42。
註三:同註一,頁88。
註四:同註一,頁170。
記者:潘羽鍚
編輯:潘紫瑄
謝謝分享
回覆刪除